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导师回血方法有公式吗 > 新闻动态 > 新春走基层丨福建上杭:“方寸小斗”内守护万家灯火
新春走基层丨福建上杭:“方寸小斗”内守护万家灯火
发布日期:2025-02-03 10:24 点击次数:68
在电力作业中,有一项特殊的作业方式——不停电作业。10多米的高空中,站在1平方米左右的绝缘斗臂车车斗内,围着一根电杆上的设备进行带负荷作业,就是配网不停电作业人员的日常。
1月26日,农历腊月廿七。在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10千伏蓝岩支线8号杆,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产业单位龙岩亿力上杭分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班范毅光、刘康等人,以不停电作业方式,将10千伏中压发电车接入线路作为备用电源,为春节期间安全可靠供电提供“双保险”。
进入冬季以来,用电负荷攀升。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紧锣密鼓开展迎峰度冬及2025年春节保供电各项准备工作,详细制定了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供电质量、应急保障四类共104项春节保供电任务。在各类检修作业中,范毅光所在班组发挥“不停电”优势,以“零感知”作业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26日当天,受强冷空气影响,上杭县出现断崖式降温,部分乡镇最低气温低于0℃。然而对于班组成员来说,在这种寒冷天气下作业,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从事不停电作业的人员少不了一套必备“战服”——绝缘装备,包括绝缘服、绝缘手套和安全帽等。“绝缘服的材料不透气,有十几层雨衣厚,手套相对会轻一点。”现场工作负责人范毅光介绍,除了要防高坠、防触电,他们还要适应在厚重的绝缘服和绝缘手套下顺利完成各种作业。
15时30分许,班组人员到达现场后,随即有序开展工作,拉起安全围栏、悬挂安全标识牌、检查安全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具,做好现场安全措施系列准备工作,工作负责人范毅光组织召开班前会,宣读工作票、告知危险点及注意事项。
16时30分许,随着工作负责人一声“登车”令下,作业正式开始。班员刘康、何其玉两人穿上厚重的绝缘“黄铠甲”,迎着瑟瑟寒风紧了紧袖口与手套,便一同登上狭窄的绝缘斗臂车车斗内,缓缓升入10多米高空之中并到达指定位置。
“注意安全距离!”在地面工作负责人的安全提醒下,只见高空中,两个“小黄人”默契配合,动作娴熟地进行一项项操作:导线相序测试、绝缘遮蔽、导线剥皮、接入发电车引流线……他们不时在空间有限的车斗内腾挪。
经过约半小时的紧张作业,17时许,各项操作顺利完成。刘康与何其玉从斗臂车上下来时,脸颊被冻得通红,脱下全套绝缘装备后,他们扭了扭脖子、伸了伸腰。
“冬天其实还好,最难熬的是夏天,烈日暴晒,不要几分钟就浑身湿透,鞋子里能倒出水。”刘康说,戴上厚厚的绝缘手套,一般人拿东西会觉得不太方便,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得益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
虽然,“方寸小斗”是他们高空作业的“得力助手”。但上杭作为山区县,不少线路、电杆处在山头或田间,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作业点。为此,班组成员还练就了利用绝缘“蜈蚣梯”(一种形似蜈蚣的梯子)或直接登杆进行带负荷作业的“绝技”。

1月24日,在才溪镇才溪村的一处田野中,班组人员在爬到10千伏才四线13号杆一定距离后,利用绝缘杆带负荷对新建10千伏溪邻3号配电变压器进行接通电源,让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用电更可靠。
2024年12月31日,在古田镇文元村的一处山坡上,班组人员利用绝缘“蜈蚣梯”开展不停电作业,对10千伏郭文线一处电杆上的设备进行消除隐患,落实“运维跑在故障前”。
……
据了解,配网作业电压等级一般为10千伏,而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只有36伏。在超过人体安全电压270多倍的环境下进行带负荷作业,是一项既考验技术、体力而又危险的活。可在范毅光等人眼中,只要操作规范,做好安全防护,“飞”入高空中的他们就是最炫酷的“蜘蛛侠”。
“除了下雨天,我们工作都照常进行,平均每天开展作业2-3次。”坚守不停电作业一线已有5年多的范毅光说,班组成员每一次高空作业,时长少则半小时,多则3至4小时,一日三餐经常无法按时按点。
“虽然辛苦点,但每次黄色绝缘‘战服’一穿,我都感到身上担负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不停电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用电客户的承诺。”范毅光说。
目前,范毅光所在的班组共有6人,平均年龄33岁。一年四季,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与高空为伴,守护着万家灯火。2024年,班组共开展“零感知”不停电作业993次,切实提升了客户电力获得感和用电满意度。(供稿人:刘伟玲)